2024婺源旅游攻略尽在婺源人家网> 乡土特色> 浏览文章
婺源县茶叶发展史略
0 来源:婺源茶网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06年08月22日

一、种植历史沿革

  婺源县历属徽州,位于中国传统绿茶产区的金三角中心。境内群山高耸,山涧汩流,气候温润,雨量充沛,一年四季云雾缭绕,寒署温度分明,加之土层较厚,土壤肥沃,具有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县 志载,县人早在唐代以前便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茶叶生产。唐朝陆羽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载:“歙州茶生婺源山谷”。南唐昇元二年(938年),都置制使刘津撰《婺源诸县都置制新城记》中,称“婺源茶货实多”。唐大中十年(856年),朝廷膳夫杨华撰《膳夫经手录》中记载:“婺源方茶,置制精好,不杂木叶,自梁(今陕西)、宋(今河南)、燕(今北京)、并(今山西)间,人皆尚之,………”。

  《宋史·食货志》载“毗陵之阳羡,绍兴之日铸,婺源之谢源,隆兴之黄龙、双井,皆绝品也。”至明朝,婺源茶叶受到朝廷赞赏,被列为贡品进贡。至清乾隆间,婺源茶叶被列为中国外贸出口的主要物资之一,开始精制外销,获得国际茶界赞誉。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徽州茶务条陈》称“徽属产茶,以婺源为最,每年销洋(外销茶)三万数千引,年外销4万担。”美国威廉·乌克斯著述的《茶叶全书》中,称赞婺源茶不独为路庄绿茶中之上品,且为中国茶品质之最优者。其特征在于叶质柔软细嫩而光滑,水色澄清而滋润。现代有机食品专家称“婺源茶叶是世界上口味最美妙的绿茶。”  清朝末年和民国期间,因“洋茶生产日多,华茶不能直接运销,而由洋商购去掺以洋茶,以伪乱真,使华茶生产不振……。”本县产茶从而逐渐衰落。

  解放后,茶叶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76年成为全省第一个年产茶5万担的县,跨入全国茶叶基地县行列。1992年产茶突破10万担大关,1995年获中国绿茶之乡称号,2002年获全国首批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县证书,成为全国有机茶生产基地县。

二、种植面积

  史载: 明朝全县种茶1762539株。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17.2万亩。
  1949年,4.8万亩。
  1957年,6.56万亩。
  1961年,4.71万亩。
  1976年,11.5万亩。
  1986年,15.83万亩。
  1990年,16.3万亩。
  1995年,16.7万亩。
  2000年,13.27万亩。
  2004年,13.27万亩。

三、茶叶产量

  史载:清代中叶,婺源绿茶外销鼎盛,产量较高。民国时县政府有“在昔茶叶繁荣时期,每年产茶约五万担”的文件记载。到清末民国初年,因茶叶滞销,茶叶生产萎缩,产量年年下降。

  1930年,1.6万担。
  1936年,2.5万担。
  1938年,4.6万担。
  1949年,1.5万担。
  1955年,2.3万担。
  1960年,3.6万担。
  1965年,2.67万担。
  1970年,3.19万担。
  1975年,4.2万担。
  1980年,6.03万担。
  1985年,8.07万担。
  1990年,11万担。
  1995年,10.6万担。
  2000年,7.6万担,其中名优茶1.2万担。
  2004年,8.2万担,其中名优茶1.7万担。

四、获奖名茶

  史载:大畈灵山茶 明嘉靖年间,县人汪鋐(史部尚书)以本县大畈灵山茶进贡皇帝,获得皇帝钦赐的“金竹峰”金字匾额。

  济溪上坦源茶 明嘉靖年间,县人游应乾(户部右侍郎),以本县济溪上坦源茶进贡皇帝,获得皇帝钦赐的银牌。 

  “祥馨永”珠兰窨花茶 清宣统二年(1910),思口龙腾村俞杰然办的“祥馨永”茶厂精制的珠兰窨花茶,被选为展品,参加清廷农工商部在南京举办的劝业会上展出,获金牌奖。

  “汪晋和”绿茶 清宣统二年(1910),晓起人汪晋和办的茶号精制的绿茶,参加清廷农工商部在南京举办的劝业会上展出,获一等奖。民国四年(1915),该茶又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庆祝巴拿马运河开航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简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获二等奖。

  “协和昌”珠兰精茶 民国四年(1915),思口龙腾村俞祥馨办的“协和昌”茶庄产制的珠兰绿茶,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获一等奖。

  “益芳”绿茶 民国四年(1915),裔官村汪益源办的“益芳”茶庄产制的绿茶,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获一等奖。

  “鼎盛隆”绿茶 民国四年(1915),延村金氏办的“鼎盛隆”茶号精制的绿茶,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获一等奖。

  茗眉 1958年,县茶厂特制的“茗眉”茶,于1959年9月在全国农业展览会上展出,受到好评。获国务院颁发的奖旗,中国茶叶出口公司评“茗眉外形秀丽,蕊嫩多毫,色泽翠润,内质香味鲜浓持久,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匀,诚为绿茶中之佳品”;国家商业部评“婺源茗眉为世界茶叶珍品”;苏联专家评“婺源茗眉是最优级的绿茶,为展览中之上品”。1982年,在长沙举行的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评定“婺源茗眉”为全国30种优质名茶之一。1986年,该茶获国家商业部“名茶”称号。

  奇峰 1958年,县茶厂特制的“奇峰”茶,于1959年9月在全国农业展览会上展出,获国务院颁发的奖旗。上海茶叶出口分公司评为:“奇峰外形挺秀,银毫毕露,色泽翠润美观,香味鲜浓持久,有兰花异香,叶底鲜亮,独具风格,当之名茶而无愧。”

  特珍特级 1985年,县茶厂精制的“特珍特级”茶,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章。

  特珍一级 1985年,县茶厂精制的“特珍一级”茶,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章。

  雨茶一级 1985年,鄣公山垦殖场茶厂精制的“雨茶一级”茶,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章。1986年,县茶厂精制的“雨茶一级”茶,获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贡熙一级 1986年,县茶厂精制的“贡熙一级”茶,获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珍眉一级 1986年,县茶厂精制的“珍眉一级”茶,获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五、茶树品种与茶园管理

  茶树品种:婺源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据1954年茶树品种资源调查,全县有良种特性的群体茶树品种(系)51个。1982年第二次茶树品种资源调查发现全县具有良种特性的品种(单丛)55个,其中8个品种1982年列入《中国茶树品种资源目录》。其中国家级茶树良种----“上梅洲”,1965年推荐为全国21个推广的茶树良种之一,后经县荼科所繁育提纯,1981年通过上饶地区科委鉴定,1983年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4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上梅洲”为国家首批30个茶树良种之一(华茶19号)。“鄣科一号”经过选育、提纯于1992年通过省农业厅鉴定,并获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三等奖,被认定为省级茶树良种。目前婺源种植茶树的主要品种有:婺源群体种和“上梅洲”,其余还有:鄣科一号、龙井43、乌牛早、福鼎大白、福鼎大毫、福云6号、迎霜、平阳特早、浙农113等良种。

  2003年国家级有机茶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在婺源建成,年可提供优质良种有机茶苗600万株。

  茶园管理:婺源种茶自古为丛栽,行距宽,缺株严重,不修剪,单产低,平均亩产不到20kg。民国三十四年(1945)政府拟定“除草须洁净,中耕须较深,茶枝须剪齐,移植须端正,归并须整一,补植须无缺,施肥须周到”的复兴办法但未普遍推行。

  解放后,把改造老茶园,建设新茶园作为发展茶叶生产的重要措施。提出了改树、改园、改土的三改措施,对未老先衰的茶树采取半台割,老龄茶树和枯病茶树全台割,定期修剪养蓬;对缺株严重的茶园采取更换良种,补株栽种进行改种、改园;对土层浅薄的茶园加土、加肥,改造土壤。经过长期努力,不断改造,全县茶叶平均亩产达到75斤左右,比解放前提高了近一倍。

  茶园管理历来推崇秋挖盖、窖草、春夏锄草,总结出“七挖金、八挖银”的经验,并沿用至今。自1978年武口茶场引进安装固定式喷灌和深耕机开始,茶园管理机械化逐步发展,1979年渔潭大队被列为省茶叶生产机械化试点,安装了喷灌。1980年婺源茶机研究所承担了农机部“茶叶生产过程机械化研究”课题。由国家投资从日本引进修剪机60台,采茶机40台,中耕机80台,喷灌40台/套。1985年以前婺源茶园管理机械化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此后由于生产责任制的确立,推迟了茶叶生产过程机械化的普及推广的进程。

  茶业基地:清代以前茶叶种植基本是茶农自行发展,基地建设始于民国二十年(1931)江西农业院在婺源武口彭公庙处(今茶校)置田200余亩,始建“婺源茶叶改良场”。省立制茶科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建立后,转为该校试验基地。解放后,基地建设发展迅速,国营茶场21个,基地面积达到2万余亩,其中国营武口茶场面积达8000余亩,成为全国四大茶场之一。自90年代开始开发有机茶生产,现建设有机茶基地4万亩,成为全国重点有机茶生产基地县,全国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县。

六、茶叶加工
  
  茶叶初制:
  唐宋,本县茶叶初制为蒸青饼茶,均为手工制作。
  明代,炒青绿兴起,以手工下锅杀青,揉成条索,解决摊凉,烘胚至爽,热锅焙干,至“上霜”逐成初制品。
  清代至解放前,茶叶初制工艺虽逐步改革完善,手段却沿袭传统仍为手工制作。
  解放后,1954年始用水力、机械动力从杀青、揉捻工序开始发展机械化,逐步从单机作业到多机配套成龙建造初制厂,到1970年全县基本实现茶叶初制机械化。至2003年茶叶初制厂经过多次改造,不但功能更完善,而且设备更具先进性。至目前止全县共有初制厂463座,大部分为民营或承包经营。

  茶叶精制:
  清乾隆年间(1736-1795),本县茶叶多运销外埠,称“土庄茶”。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中国经济志》称婺源工制茶“技术精良,为皖南诸县之最。”民国二十三年(1934),县内开设茶行,茶号178家,三十年增至243家。除茶叶改良场和龙腾村“协和昌”茶号使用斗筛机、切茶机、车色机精制外,其余均用手工操作。
  解放后,1950年中国茶业公司屯溪支公司派员来婺组建“婺源机器制茶厂”,1954年建成投产,当年精制2万担,后逐步建设,扩大加工规模,婺源茶厂成为全国最早最大的四大茶厂之一。随后,鄣公山、武口、秋口等地办起生产、初制、精制“一条龙”式的精制厂,至目前止,全县共有精制厂23家,加工能力达20万担。
  精制茶花色品种有有机茶、低农残茶、普通茶3大类64个货号。2003年精制产量达4800吨。

七、茶技交流

  本县的茶技交流始于解放后的1955年。从1955年11月首次派专家走出国门传授茶业技术起至目前止已派出专家、学者出国23次,聘请国外专家来婺18次,外事交流活动频繁,中外交流,促进了茶业发展。

八、茶叶机械

  茶叶机械的发展是解放后开始的,为适应茶叶生产的不断发展,原始的加工方法必将被先进的机具和技术所替代,这是人类物质生产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我县茶叶机械的发展始于50年代初,大体是:
  50年代,初制机具创新改革,初步发展。
  60年代,基本实施初制半机械化。
  70年代,全面实现初制全程机化。
  80年代,重点实现茶叶全过程机械化。
  90年代,名特茶实现全程机械化。

文章点评
网站服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加入我们- 互联网机遇-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