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婺源旅游攻略尽在婺源人家网> 攻略游记> 浏览文章
婺源纪行:遗憾与完美之间的距离
0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游笑天 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06年08月20日

一.短暂的前奏

  记录这次婺源之行,起初有种强烈的直入主题的冲动。可为免后悔,还是冒着赘笔的风险,提一提那晚路上所见的星空。车在快到婺源时坏了,下车透气。慕地一抬头,见深蓝色的天空中点缀着无数的星星,一颗一颗,晶莹而又多芒;好像一群闪闪发光的萤火虫,从远处飞来,停在当空,与我们对视。说实在话,从小到大,我还从没有看到过这样美丽、纯净的星空!也许,偶然发现的美才是最美丽的,正如那句成语“惊鸿一瞥”所描绘的一样。

二.精致的柔板

  第一天的理坑可并不只是古朴那么简单,这座藏在深山中的小村落历史上曾经出过不少达官显贵,其中七品以上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也有92人,著作更是达333部582卷之多,其中5部78卷被列入《四库全书》,由此可见理坑昔日的辉煌。 也许村口的那座石碑上篆刻的“理学渊源”四字碑文最能精当地反映这所百来户人家的小村落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了。

  自从上世纪某个时候,那位不知名的“驴行者”发现并向世人介绍了包括理坑在内的婺源景色后,这里往日的宁静就被彻底打破了!如今,当我们踏上理坑的青石板路时,发现这里的人们眼眸中不再闪耀着好奇甚至惊异的目光,他们已经对外来的喧嚣习以为常了,也许,还有几分希冀呢!

  这不,从村口走到村中桥上,短短百来米路程,就有两个村妇热情地迎上前来,毛遂自荐当导游,并很自然地把话题转移到饮食住店上,让人不得不感叹其经商头脑与外界接轨的速度了。可即便如此,也许是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相较另外一个同以“小桥流水人家”景致闻名的村落“李坑”,理坑的商业气氛还是要淡了许多,这就使得我们可以相对从容地欣赏和感受这里的美景和文化了。

  村头有一座高高的牌楼,两扇洞开的门很有讲究,从村外看是圆的,从村里看是方的。古时,人们从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走向外面的世界的时候,还是没有见过世面,带有各种习性的性情中人,所以,门是方形的,有棱有角;而出去后,发迹了,升官了,出名了,荣归故里,跨过的门就已然变成圆形的了,既表示外归人地位的变化,同时也暗示人已变得世故而圆滑。

  要真正进入村居街巷,还需翻过一两座小桥;站在桥上,极目远眺,思绪却恍惚起来,仿佛不小心将自己置于时间的中心,向左、向右,每一步都将跨越数百年的悠悠岁月。理坑乃至整个婺源的村居建筑大体都是典型的徽州风格,其精妙之处,实际尽在这寻常巷陌之间,飞檐画壁之上。

  略带潮湿的青石板路纵横交错,窄窄的,仅容两人摩肩而过。抚着高高的马头墙行走,目光定格,随处可见风景:白墙黑瓦、古木青苔、马头墙上的飞叶、居所前的石鼓,百子桥上欢笑的游人,百子溪边劳作的村妇……,甚至坐在屋檐下闲适的老翁和身边昏昏欲睡的黄狗,也构成绝妙的景致(不妨取名为“古宅、老人和狗”,谐意于那首歌名“篱笆、女人和狗”)。

  至今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宅要算明末崇祯年间广州知府余自怡奉旨修建的“官厅”, 又名“驾睦堂”,后改称“友松祠”,分正厅、余屋两部分。青砖五凤门楼,三重,中雕“双龙戏珠”。正厅五间,三面回廊,无窗。

  轩廊木质卷棚,深方形天井,正厅与天井交接处置有崇祯皇帝亲笔“圣旨”石碑,昭示主人显赫的功绩;天井内四周还有一圈排水沟,出水口设计也很精妙,经乡民介绍这正是“官厅”历经多次山洪仍能保存完好的原因之一。梁坊门窗虽显故旧,但其上所雕的戏剧人物造型、龙凤松鹤、花卉鱼鸟等,相当景致,足见当时工匠技艺之高超。

  村中还有一眼并不多见的方井,据说为宋代时所凿,是整个村落的水脉所在。婺源著名的荷包红鲤鱼,据传最初是由几个回乡人放养于此,不经意间从这里跃出龙门,成为闻名遐迩的婺源特产。理坑这样的地方实在是需要细细品味的,但为游玩时间所限,只能管中窥豹,匆匆记录之。

  “春雨如酥”,快到严田时,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将古樟园的进门牌坊笼罩在一片轻轻的水雾之中,空气也愈发清新起来。进入园内,经过一条桃花和翠竹掩映的通幽小径,再穿过两进回廊,刹那间,一株硕大的樟树挺立在面前,这就是古樟园的主角----千年古樟了。

  说是千年,实际它已是1500多岁高龄的“老寿星”了,仔细瞧瞧,果然是根蘖强盛,枝桠纵横,冠幅如盖(后查资料,其树径近14米,幅冠竟达到三亩,同一树干上生长出不同朝代的6个大枝桠),与点缀于民俗园的诸多古朴苍劲、数代同荣的老树相映成趣,烘托出徽州社会多代同堂、和睦相处的善缘形态。

  古树傍溪,溪上一座石拱桥,名“树德桥”,相传是南宋高宗皇帝钦命所建,为纪念古樟的救命之恩(高宗为躲金兵,藏身古樟之内)。桥下溪水潺潺,不舍昼夜;桥上古树参天,华荫如盖,这份“拱桥揽胜景,清流映绿樟”的佳境,在婺源随处可见的小桥流水,袅袅村烟的山景中,显得殊为别致。

三.如歌的行板

  我们此行的一大目的是看花。三月正是桃花、梨花、油菜花盛放的时节,其中又以婺源江岭的油菜花海最负盛名。据说那里的油菜花梯田非常壮观,是真正的满山遍野。可惜,当我们包车出发后不久,才发现那条通往江岭的路在前晚的雨后,已经变得泥泞不堪,车辆在半道排成长龙(其中不少都是事先已有耳闻但又不甘心轻易放弃的“采花车”);最后见实在无法前行,只得都悻悻的掉头回转。

  三位交警也赶到现场,指挥车辆掉头(这也许是最深入基层的交警之一了吧),真个是“不见棺材不知道落泪,不到这里不知道开车很累”! 回程中,随着遗憾隐隐淡去,出发前在晓起的感受却逐渐清晰起来……

  晓起的清晨格外宁静,青山和田野沉浸在薄纱般的曙光中,羞涩的云朵在清澈的溪水中静静流淌。四周散发着花草的幽香,远处偶尔会传来娇嫩欲滴的鸟鸣声。大多数人们还在梦中,勤劳的村妇却已早早在河边淘洗着衣物;这当儿,一群雪白的鸭子嘎嘎地游过,摇曳出长长的波纹,颤动着水中马头墙的倒影……几位性急的“色友”也早早地架起他们的“长枪短炮”,在他们最喜爱的那扇窗前贪婪地记录着这幅雅致的画卷。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这是前人对晓起的描绘。如果说婺源是个绿色大公园的话,晓起应该就是婺源最为完整的代表。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驿道,遮天蔽地的古树,盛开时节整片的花海,所有婺源引以为豪的特色都能在晓起找到它的影子。

  晓起分上晓起和下晓起,下晓起在公路边,颇多明清古居,据导游讲:明代的造型结构讲求雍容大方,砖雕木刻都疏朗淡稚;清代的造型结构讲究繁复玲珑,砖雕木刻意细精华。听着导游的讲解,我开始留意民居门檐上的砖雕,慢慢地也能区分出朝代了(算是点滴文化上的进步)。

  还有一个细节,部分民居的门槛是双层的,很是特别。 一问才知,古时社会阶层分三六九等,官宦之家自然居上,门槛下可有石板伸出,是为登堂板;而经商之人虽富,社会地位并不高;所以,不少商贾人家在修居所时,都造双层门槛,以期将来子孙后代金榜提名,光宗耀祖时可方便地改造。

  从下晓起沿着溪流上溯,穿过几处民居拱门,眼前豁然开朗。一大片油菜花泛起的金黄色美得让人眩目。那接近一人高的油菜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好像急切地要用浓烈的颜色和气味把周遭的一切环抱起来。我们赶紧找到踏入其中的机耕小路,来到油菜花海中,一瞬间,时间和空间似乎已失去了意义;环顾四周,不禁看得痴了!

  周围的笑容也如花儿一般灿烂,相互映衬着把一种颜色的美丽发挥到了极致。用相机贪婪地记录下眼前的景致后,带着留恋,跨过这大片油菜花,我们继续深入,来到村前。村口有处溪流斜倚着巨石落入不大的潭中,溪水虽没有瀑布的跌宕,但和婺源大多数溪流静默地潺潺相比,显得动感十足;溪上用条板置一小桥,可算作整个村落的玄关了。

  踏入村中,不由得感叹那句“中国最美的乡村”的赞美恐怕就是恰如其分地指这里吧。远方青山如黛,间处是醉人的金黄,近了的马头墙虽远没有理坑的高,但显得小巧;河边村妇捶打着衣物,发出砰砰的响声,仿佛是在用这种固有的韵律,向外来人们宣示着她们对平淡生活的满足。

  耕牛和它的主人又早早地出现在了垄里,坚守着他们年复一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有几户人家已在门口摆上竹椅,攀谈着,偶尔间杂着低沉而踏实的笑声。面对这样的图景,我想,陶居士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四.尾声

  这篇婺源记录的架构,实在是让我颇费了些思量的。从心情角度而言,感觉是应该完全用一种咏物的松散结构去描慕的,正如婺源本身那种静默、淡然的风韵也是需要用闲散随致的心情去领略一样。可又担心下笔过于放任,遂决定还是加入适当的时序结构以固其形,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文章点评
网站服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加入我们- 互联网机遇-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