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婺源旅游攻略尽在婺源人家网> 徽州文化> 浏览文章
婺源徽文化 “活态传承”传下些什么?
0 来源:网络 作者:吴子步 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09年12月01日


江西婺源江湾街景。人民网记者 吴月辉摄

  很多人说,江西婺源是中国“最美的乡村”。可是,如果你在这里仅仅只看见“乡村的美丽”,那说明你还不够了解婺源。其实,这里自古以来文风鼎盛,是个出文人、有文化的地方。这里是朱熹故里、詹天佑桑梓,也是现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的祖籍地。

  2008年对婺源人来说,值得记忆。这一年的年初,中国文化部批准设立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是中国第一个跨省开展文化生态保护的实验区。保护区域就包括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和江西省婺源县。这也意味着,在婺源这个“中国最美的乡村”,山青水绿、遍野花香的背后,白墙灰瓦的“徽文化”底色正渐渐受到重视。

  近年来,婺源县依靠当地群众,发挥专家作用,使徽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取得丰富的成果,尤为重要的是,徽文化渐渐从“静态传承”迈向“活态传承”。

  寻找记忆复活文化遗产

  保留徽派建筑的风格,也在老百姓的民间建筑中体现出来。现在,在婺源主要公路沿线和景区景点的可视范围内,许多农家的新建房都统一成了徽派风格,婺源县政府方面免费为农民提供设计徽派建房图纸,引导他们建设徽派建筑。而作为“三雕”的砖雕、石雕和木雕制品,传统上多用作民居、官宅、宗祠、庙宇、廊桥和牌坊等建筑上的装饰部件,现在也回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

  挖掘保护呈现传统民俗

  婺源文化广播电视局还以徽剧团为载体,将挖掘整理出的剧目搬上舞台。投资100多万元,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打造了一台集中反映婺源文化的主题演出----《婺源风情》,将浓郁徽文化特色的徽剧、傩舞、灯彩、茶道、三雕、民歌等精品艺术登台亮相。3位衣着蓝白花衣花裤,头戴蓝白花头巾的农家女孩,随着欢快的乐曲来到茶桌前,摆好茶具,主泡的姑娘净手,然后用温水洗涤壶碗,一切准备好后开始投茶。“老家很美,是很美的山水画,老家的树上挂着好大的雪梨,老家的山坡栽满好香的绿茶,老家的水里游着荷包红鲤鱼,老家的龙尾砚名扬大中华……”一首耳目一新的《老家》走进了婺源的千家万户,也唱到了婺源游人的心坎儿里。如今,《婺源风情》已成为外来游客必看的一台民俗表演。

  为进一步挖掘厚重的历史文化,婺源还专门成立了文化研究所和文化研究会。文化研究所已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启动了“婺源·徽州传统社会”大型课题研究活动,全面开展11个课题小组的21项课题研究。研究所还计划编辑出版婺源文化知识乡土教材,列入学校选修课程。研究会目前已挖掘整理出遗失近百年又极富地域特色的耍柳球、堆宝塔、水灯、香灯草龙、豆腐架等民间民俗艺术。从去年起,开始编纂《婺源历史文化丛书》8册,出版了《龙尾砚赏析》、《婺源民俗通观》、《婺源民间故事》等专著10余部,并参与了《徽州五千村》等丛书的写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可视性保存。

  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从小抓好“非遗”传承人。在今年的全国“文化遗产日”,婺源在中小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电视片展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进课堂,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在学生中举办“我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有奖征文比赛。同时,县里还命名了秋口镇长径村傩舞、婺源徽剧团徽剧等首批6家非遗传承基地,并有10人被认定为首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婺源的文化遗产,也在这些有目的、有意识的保护和传承中,一步一步“活”了起来。


11月21日,婺源一位工人正在进行萧江宗祠的修缮工作。人民网记者 杨凯摄

  科学建设激活徽文化经济

  文化上的“活态传承”,也对婺源的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婺源通过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增强文化创新能力,精心打造了“婺源博物馆”、“婺源龙尾砚”、“徽剧”、“傩舞”等一系列文化品牌,有力地推动了“徽文化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变身”天然写生和影视基地,悄然带动了写生、影视等新兴经济的发展,成了一道亮丽的经济增长点。今年来自杭州美术学院、武汉工业学院、江西财经学院等200多家全国各地美术院校3万多人前来古村落、古民居写生创作,一住就是一两个月,为县里增收近3000多万元。几年来,全国多家电视台先后来婺源拍摄影视剧达300多部,许多当地群众成了“专职”的临时演员。

  随着景婺黄(常)高速公路的通车和京福高速铁路的即将开工,徽文化旅游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景婺黄施工单位按照“融入山水间,承载徽文化,构建新走廊”的理念,采取多项创举有效保护了公路沿线的文化。建成后的高速公路沿线,原有的自然山水与徽派文化和谐相融,真正让人们感到了这个“中国最美乡村”的召唤。

文章点评
网站服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加入我们- 互联网机遇-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