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婺源旅游攻略尽在婺源人家网> 徽州文化> 浏览文章
璀璨的徽州文化精华
0 来源:互联网 作者:北风 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04年02月19日

黄山市不仅以神奇美妙的自然景观名播中外,更以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著称于世。
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在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都有深厚的底蕴和杰出的创造。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徽州文化亦然。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使这块土地逐渐成了华夏名区。完全可以说,徽州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南宋以降,这里更是文风昌盛,人文荟萃,成了“东南邹鲁”、“礼义之邦”。如果说徽州文化的全面崛起始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那么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在全国领取风骚已约有800年之久。

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在文化的其他领域,有的虽然没有形成流派,但所出的著名学者和杰出人物,则如秋空繁星,不可胜数。

国内外学者注意对徽州问题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进入80年代后,以研究徽州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徽学“(或“徽州学”)概念广为传播,研究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原徽州地区及国内不少城市及美、日、朝、新加坡等国家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织或机构。90年代后,徽州文化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徽学”被誉为与敦煌学、藏学比肩而立的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

我们要向21世纪宣传、研究、开发、利用徽州文化,“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为黄山市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服务。

新安理学

中国思想史上起重大影响的学派,其奠基人程 、程颐及大成者朱熹,祖籍均在徽州(今黄山市屯溪区 ),因徽州的前部称为新安部郡故这一学以“新安”定名。朱熹亦自称“新安朱熹”。徽州从其学者甚众,理学家代不乏人。南宋理宗推崇程理学,元呆以降,历代王朝倡兴理学,“朱子之学虽行天下,而讲之熟,说之详,守之固,则惟新安之士为然”,以至“凡六经传注,非朱子论定者,”
徽派朴学 朴学又称汉学,主张学问重史实依据,解经由文字入手,以音韵通训诂,以训诂通义理。明末清初,有深厚理性思维功底的歙县学人黄生由训诂入手治学,撰写《字诂》、《义府》,开徽派考据学之先河。以后则有婺源县的江永,以及他的学生程瑶田、戴震、金板等,都是徽派朴学之佼佼者。在中国经学史上的集大成者是清中叶休宁县戴震(现属屯溪区隆臯乡人),他是中国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学者,“乾嘉朴学”的代表人物。中国近代的经学大师吴承仕(歙县人),则是徽派朴学的著名继承者。

新安医学

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独树一帜的著名流派。它肇自北宋,盛于明清。自北宋至清末,新安医家有460余部,其中部分医籍东传朝鲜、日本。著名医家有北宋的张扩,南的张杲,元代的程汝清、王国瑞,明代的程充、汪机、吴正伦、吴昆、江瓘、徐春圃,清代的程正通、程林、汪昂、吴谦、郑梅涧、汪文琦、程杏轩等。汪机、吴谦分别被誉为明、清四大医家之一。徐春圃的《古今医统大全》、程杏轩的《医述》等,已被列为中国十大古代医著。新安医学包括内、外、妇、儿、喉、眼、伤、疡、针灸、推拿各科,内容丰富,理论系统。

新安画派

新安绘画源远流长。“新安画派”的 奠基者是明代休宁人丁瓒、丁云鹏父子及歙县人李流芳等。明末休宁画家程嘉遂、李永昌等崇尚倪瓒,枯笔皴擦,简而深厚,形成“新安画派”之风格。但真正形成“新安画派”并在中国画坛独放异彩,则是以明末清初“海阳四家”(江韬、查士标、孙逸、汪之瑞)的出现为标志。这些出生于黄山脚下处于改朝换代之际的遗民画家,深怀苍凉孤傲之情,主张师法自然,寄情山水,绘画风格趋于枯淡、幽冷,体现出超尘拔俗和凛若冰霜的气质。“新安画派”的领袖是江韬(法名弘仁,别号渐江、梅花古衲)。自明万历至清乾隆间,“新安画派”画家有70余人。现代后继者中名声最大的首推黄宾虹大师。

徽派版画

是明代中叶兴起于徽州的一个征、版画流派,是徽籍画家、刻工通力合作的艺术结晶。它以白描手法造型,富丽精工,典雅静穆,抒情气息浓厚。明代徽籍著名画家丁云鹏、吴廷羽、郑重、雪庄等,都曾为版 刻绘画。徽派版画的刻工,往往也是画家,深谙绘画意境,刀法技高一筹。明代,歙县虬村黄姓刻工人才辈出,独傲艺林。从明正统至清道光间,黄姓刻工插图刻画的图书达240余部。明末,流寓南京的休宁人胡正言,创“饾版”、“拱花”套印技法,印制的《十竹斋画谱》、《十竹斋箋谱》。开创了硬代套色版画的先河。

徽派纂刻

创始人为明代徽州府婺源县人何震。明初,印坛庸俗怪异,杜撰擅改纂字形义,趋向屈服乖谬。何震与之针锋相对,认为作纂治鲺的关键在于用笔运刀,“笔有尖齐圆健,刀宜坚利平锋”,提出纂刻“章法要整齐,更要活泼”。他执刀有力,运刀迅速,刀随意动,意指刀达,刀中有笔,实现了刀法与书法的一致,内容与风格的统一。在何震的影响下,徽篆刻名家迭起,高手辈出。明代,全国篆刻家190余人,歙、休两县就有35名,其中享有盛名者有歙县人汪关和休宁人朱简。清初,歙县程邃、巴慰祖、胡长庚、汪肇师承何震又有创新,专学秦汉,变化多姿,用力简涩,自成一体,人称“歙中四子”。到了晚清,黟县黄士陵崛起,人称“黟山派”。近人黄宾虹治印师承巴慰祖,对徽派篆刻有所发扬。

徽剧

原名“徽调”“二黄调”,1949年后定现名。明末清初,徽州腔和青阳腔与乱弹、吹腔交流融合形成该剧种。在形成过程中曾受到昆剧的一定影响。其主要腔调为吹腔、高拨子和二黄,也唱西皮、高腔、昆腔。清初,徽剧盛行于安徽用江浙一带,在南方流布甚广;清中期,风靡全国。清乾隆年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车大徽班先后进入北京演出,名噪华夏。清道光、咸丰年间,徽剧在北京同湖北汉剧等剧种结合,逐渐演变成京剧。清代后期,京剧兴盛,徽剧艺人多改学新腔,但徽剧在徽州部分地区仍然流行。本世纪30年代初期,徽州有徽剧戏班约20个。目前,黄山市京徽剧团里仍保留部分徽剧剧目。

徽商

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歙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商人或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帮集团。明嘉靖以降至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其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从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徽州素称“东南邹鲁”、“贾儒结合”。徽商的本质是儒商。徽商研究是徽州文化研究中的不朽课题,向海内外学者所关注。

徽派建筑

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的崛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徽派园林和宅居建筑亦同步发展起来并跨出徽州本土,在大江南北各大城镇扎根落户。徽派建筑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堂、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作为设计和实施者,江南民间的“徽州帮”匠师对这一流派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徽式民居集中反应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其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在装饰方面,大都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木雕的窗棂、楹柱等,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徽派建筑融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它至今仍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

徽州“四雕”

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竹雕四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歙县、黟县、婺源县最为典型。徽州“四雕”源于宁,明清时达到极盛,主要用于民居、祠堂、牌坊等类建筑的装饰和家具、屏联、笔筒等工艺品的制作。徽州“四雕”在风格上一般可分两个阶段。明代的雕制朴拙古雅,多平雕和浅浮雕,主要借助线条美感获得近于平面的装饰美。入清以后,雕镂渐呈细腻,多深浮雕和圆雕,提倡镂空效果,层次繁复,给人以玲珑剔透的精美感。 徽州砖雕,用青砖雕刻而成,主要用作徽派民居建筑物门楼、门罩、窗楣等,是徽派传统雕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本世纪80年代,砖雕作为一种实用装饰艺术重新恢复了生机。

徽州石雕:取料的来源主要是青黑色的黟县青和褐色的茶园石,题材主要是动槙物形象,博古文样和书法。石雕精品比较常见的是宅居门罩、院墙漏窗和各种石牌坊,如歙县许国石坊、休宁县汪由敦墓地诸处的石雕,堪称徽州石雕艺术珍品。

徽州木雕:宅第木雕取材以柏、梓、椿、楠、榧、银杏、杉树为主,家具木雕以红木、乌木和楠木为贵。木雕题材以江南民间吉祥图案、宗教人物、戏曲故事、山水、花鸟虫鱼等为多。如今,在原徽州辖县内木雕精品仍随处可见。

徽州竹雕:是中国竹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地处皖南山区,竹资源极为丰富,竹雕艺术并不亚于他艺。徽州竹雕精品多见于明中叶至清初这一时期,常见的有香筒、笔筒、臂搁、扇骨等,其中的竹雕笔筒,便为明代徽州文人雅士倍极推崇的文房用具之一,他如竹根所制钮章、人物、手杖等精雅绝俗之品,亦曾有之。今人用竹根雕制的人头像,喜怒哀乐,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也深得游人喜爱。

徽菜

安徽菜肴的主要代表,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徽菜起源于歙县,发扬光大于绩溪“徽帮厨师”。徽菜的扬名与徽商的兴盛相生相伴。明清时期,凡徽商涉足之地,均设有徽菜馆。徽菜的风格与其它菜系不同,它以烹饪山珍野味而著称。选料严谨,务求新鲜活嫩,决不滥竽充数。制作讲究火功,善于巧控火候,尤其讲究用木炭微火单炖、单烤,有重油、重色(酱油)之特点,擅长烧、炖、蒸,浓淡适宜。徽菜的技术特征在于:一是善于发挥原料本身的滋味,即保持原汁原味;二是常用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料酒除腥引香;三是炖、蒸时,蛋白质水分解出富含鲜味的氨基酸,脂肪分解出的有机酸同加进的料酒生成香酯,因而特别清香可口。

徽州茶道

徽州茶道讲究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会友,以茶敬宾。注重环境、气氛,以求汤清、气清、心清,境雅、器雅、人雅。近年来黄山市有关部门把古代饮茶的礼规编成一套程序,进行“茶道表演”,深得游客的青睐。这种表演由四个或八个姑娘进行,大致分以下几道程序:1静气,即排除杂念,静下心来,营造一种安祥的气氛;2烹汤,即取泉水(或河水)烧沸,烹器一般用瓦器、锡壶,要洁净无异味,火须旺炽无烟,文武相宜;3焚香,敬茶圣陆羽;4涤器,洗涤茶盏,茶盏要用白瓷,洁净无瑕,洗后用干布擦干;5烫盏,用开水汤一遍,以荡袪寒气;6赏茶,察茶色,观茶形,闻茶香;7投茶,用三指在茶筒中取茶,投入盏中,一般每盏以3-5克为宜;8洗茶,用一沸水少许浸润茶叶,而后将头汤倒去,使茶叶湿润涨发;9注汤,用三沸水,提壶急水下冲,但茶汤要均匀,水至七分,加盖少顷;10敬茶,举案齐眉,以茶敬客,以茶会友;11闻香,约三分钟,将盖轻轻揭开一缝,使香气溢出,沁人心脾;12观色,绿茶以青翠为胜,,观之汤清叶绿为上品,浑黄者次之;13品味,轻啜一口于齿颊间灌漱,再徐饮慢品,俟甘津潮舌,始得茶之真味。以上“茶道”既可配乐表演,亦可亲身试验,必定会从中得到乐趣,以益身心健康。

徽州方言

是一种与普通话差别很大的土语群,有歙县话、线,绩溪话、休宁话、黟县话、祁门话、婺源话六类方言区。各方言区内的方言又互有差异。明嘉靖徽州府志载:“六邑之语不能相通,非若吴人,其方言大抵相类也。”但徽州方言毕竟是单一体系的方言整体,无论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共同的特点。

文章点评
网站服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加入我们- 互联网机遇-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