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婺源旅游攻略尽在婺源人家网> 景点介绍> 浏览文章
[视频]婺源旅游宣传片 了解婺源从这里开始
0 来源:爱奇艺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13年03月27日

婺源文化地理(环境 历史 艺术 文化遗产)

环境

婺源东西分别与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市、景德镇市毗邻,南隔铜都德兴市与世界自然遗产“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相望,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市。婺源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2%,部分山村、景区高达96%,是高负离子含量的“天然氧吧”。婺源的古镇,青山、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青砖、黛瓦,千年的古街、青石板巷,鸟语花香,粉的桃花,黄的油菜花,白的梨花,到处徜徉着花的海洋。而所有的一切融为一体,天人合一,此景此境,恍若身在梦境...

历史

婺源历史悠久,春秋时“吴楚分源”界碑耸立在浙岭山脊,战国时吴王夫差的长子鸿流放湖山;鸡山葬有汉长沙王吴芮墓,县城有文公阙里遗址和虹井,甲路有岳飞吟诗抒怀的花桥;福山有湛若水讲学故址福山书院;还有善山商周遗址、清华唐宋窑址等等。

婺源古属徽州,人文之风,始于东晋乱世之北方士族南迁,至南宋文风日盛,以“东南邹鲁”闻名。明清数百年间,徽商崛起,各地有“无徽不成市”之说。事业有成后,又不忘光宗耀祖,返乡大修祠堂宅第。

婺源是理学大师朱熹的故里,又是文学家朱弁、皖派篆刻创始人何震、朴学家江永、科学家齐彦槐、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的桑梓,先贤李白、黄庭坚、宗泽、岳飞等也曾游历于此,留下许多遗踪可寻。

艺术

婺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杰地灵,自宋至清,出进士552人,历朝仕宦2665人,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婺源博物馆有馆藏文物万余件,有“中国县级第一馆”之誉;傩舞、茶道、抬阁等民间文化艺术绚丽多彩;历代名人遗迹和明清徽派古建遍布乡野。全县有1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3处,2个古村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婺源的建筑融入了“三雕”艺术,古建筑中的砖雕、石雕、木雕,用于古民宅、宫宅、宗祠、庙宇、廊桥、牌坊、它随着徽派建筑的兴起而发展,互为衬托,交相辉映,富丽堂皇。婺源“三雕”艺术较好地保存其原汁原味的历史原貌,随着时代的变迁,没有变的是这写满沧桑历史的百年建筑及源远流传的故事。

文化遗产

徽剧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戏曲声腔,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境内和江西省婺源县一带。明末清初,乱弹声腔传入安徽,与地方声腔及民间音乐结合,在安庆府的石牌、枞阳、桐城等地形成拨子。乾隆年间,拨子与四平腔脱胎而来的吹腔逐渐融合,形成二簧腔。二簧腔又与湖北西皮形成皮簧合奏,奠定了徽剧的基础。

清初,徽剧盛行于安徽及江浙一带,在南方流布甚广;清中期,风靡全国。清乾隆年间,“三庆”、“春台”、“四喜”、“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入北京演出,名噪华夏,这就是著名的徽班进京。清道光、咸丰年间,徽剧在北京同湖北汉剧等剧种结合,逐渐演变成京剧。清代后期,京剧兴盛,徽剧艺人多改学新腔,但徽剧在徽州部分地区仍然流行。徽剧是一个包罗万象、五彩缤纷的艺术宝库,是新安文化灿烂篇章的重要一页。

文章点评
网站服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加入我们- 互联网机遇-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