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婺源旅游攻略尽在婺源人家网> 游玩线路> 浏览文章
夏日行古道 | 茶亭、古樟与油纸伞,重拾婺源徽饶古道见闻
0 来源:澎湃新闻网 作者:翁欣 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18年07月11日

婺源境内分布着不少数百年历史的古道。这些古道在山谷之间纵横交错,曾是徽州人经商外出的必经之路。古道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徽饶古道”。它建成于唐代,全长百余公里,当初均采用长约4尺的青石板铺砌而成,由徽州府城(歙县)经过婺源,进而向南,通往江西饶州府(今鄱阳湖)。作为徽商入赣的经商要道,徽饶古道当年的地位与通往杭州的徽杭古道不相上下。



徽饶古驿道浙岭段


我用两天的时间,根据“徽饶古道”的路线,从婺源的东北部,完整地穿越到西部,基本走完徽饶古道在婺源境内的所有路段,一共约70公里。古道串起的村落,不乏风景秀美之地。沿途茂林密布,溪水淙淙,古亭、古桥、古塔、古庙散见其间,行走其中,充分领略了徽州文化的精髓。


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如今古道的一部分已为公路所用。不过,崇山峻岭之间,仍保存着不少青石板路的原貌,尤以浙岭、梅岭等路段为最完整。浙岭古道,堆婆冢,与茶亭文化婺源县的最北端有个叫岭脚村的地方,村后一大片巍巍山岭,就是浙岭。浙岭海拔1116米,是江西婺源和安徽休宁的界山。山那边,就是休宁。


从前婺源人赴京赶考、外出经商,都由浙岭往返。翻越浙岭的这一条古道叫“浙岭古道”,是徽饶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北起休宁县漳前村,南至婺源县岭脚村,全长约15华里。


岭脚村

十多年前,浙岭修通了盘山公路,这条古道已少有人走。不过因为青石板路保存完整,伴随近年来户外探索的兴起,很多人对这条山岭间的古道颇为钟爱。


从岭脚村翻过山后,是没有车能够回婺源的。所以我找了一名当地司机,把我带去山那边的漳前村。我预备从休宁往婺源境内,反向穿越。


半小时左右的盘山公路,司机把车停在樟前村的“履安桥”旁。桥后,连着一条石板路沿山坡逶迤而上。这里,就是“浙岭古道”的起点。履安,应该就是一路走好的意思,做为古道起点显得恰如其分。


履安桥下流淌的“浙水”,是新安江的源头之一,因为此水流入浙江而得名。“浙岭”之名,也因此而来。


过“履安桥”不远,见一双层结构的亭子,古道穿亭而过,二楼供奉着观音菩萨,很是奇特。原来,路亭也叫茶亭,是古驿道沿线设置的休息区域。各处茶亭形制不一,有的茶亭带有神龛,也是为保佑路上的旅人平平安安。


随着山势逐渐走高,接下来是正式的登山道。眼前一条石板路呈成之字型迂回而上,路牌显示前面这段山路叫“十八折”,意思就是要经过十八个弯道,才能够抵达山顶。


“十八折”山道
增加弯道的设计,其实是为了减缓坡度。过去人们往来于这条古道,大多要肩扛担挑,负重前行,循这条曲折的古道盘桓而上,可以省去不少气力。


行走浙岭古道,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宽阔。路面基本由长六尺、宽一尺的青石板铺设而成。由于这里是当年重要的官道,设计上比一般的登山道要宽出很多,就算是双向通行,也有足够的空间避让。


在这样坡度缓和、宽阔平整的石板道上行走,其实并不会特别吃力。大约一个小时左右,走完“十八折”石阶,经过第二座路亭“继志亭”。前方,古道消失,继续沿盘山公路走上一程,就来到了岭顶。


岭顶原先有“浙岭庙”,在修建盘山公路的时候已经拆除大半,现只留下小一部分荒废的房子。一块刻着“吴楚分源”四个大字的石碑,靠墙立着——春秋战国时期,浙岭曾是吴国和楚国的分疆之处。建国后,原本属于徽州的婺源划归江西,这里也成为赣皖两省的交界处。


“吴楚分源”古碑的左侧,有古坟冢,“堆婆冢”的三字标牌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这里纪念的是“方婆施茶”的故事。五代时期,一位姓方的妇女来到浙岭头的路亭处,义务在这里烧水施茶,供行旅者解渴消乏,长年累月从不间断,时间久了,人们亲切地管她叫“方婆”。


方婆死后葬于山顶,往来的路人因感念其长年施茶、不取分文的恩泽,路过浙岭,就会自发从山底拣一块石头上山,堆置在方婆的坟冢上,后来石堆至丈余高,这就是浙岭上“堆婆冢”的由来。


山顶处的“堆婆冢”与“吴楚分源”碑


在婺源,方婆对民间风俗的影响深远。过去山路迢迢,行旅艰难,古人在驿道沿线修建路亭,为旅人提供遮风避雨之处。受方婆的影响,后来逐渐形成有专人为行旅者提供免费茶水的习俗。在古徽州一带,人们把这种施茶善行称为“方婆遗风”。


浙岭的山顶,如今还有一座茶亭,叫“同春亭”,应该就是以前方婆施茶之处。看上去已经比较破败,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人在这里烧水施茶,不过亭边有水管连着附近的水源,可以用手捧着喝上几口清冽甘甜的山泉水。


“同春亭”周围已经荒草蔓生


茶亭不但为路人提供歇息、避雨、解渴之处,也是过去古道上计量距离的一个刻度。所谓“三里一亭,五里一庙”。下山的路上,又依次经过“鼻梁孔亭”和“燕窝亭”,这十五华里的山路,一共正好五座茶亭,可见,茶亭的设置基本是按里程数分布规划的。


下山时经过的“燕窝亭”和在古道上散步的山羊


古樟,徽墨,与古道第一关


从浙岭古道下来后是岭脚村西侧。穿过村子,继续沿田埂间的石板路走两三公里,前方就是虹关村。浙岭南麓的虹关村,相当于婺源的北大门,有“徽饶古道第一关”之称。


村头屹立着一株枝叶茂密的唐代古樟。树高26米,树干有三米多粗,须七八个人手拉手合抱才能抱住。树的冠幅足有3亩,如一把擎起的巨伞。这是被誉为“江南第一樟”的虹关古樟。

虹关古樟


如今附近人们来虹关村,大都冲着千年古樟。许多人不知道,明清时代的虹关,也是享誉全国的“徽墨”产地。


虹关村民多为詹姓,清代《名墨谈丛》载:“婺源墨铺大约在百家以上,仅虹关詹氏一姓就有80多家,在徽墨中是一大派别。”


虹关背枕青山,面临清溪,是典型的徽派村落。作为徽饶古道上的制墨名村,虹关村至今保留了不少当地墨业世家的建筑。村中房屋多为清代建筑,院墙非常高大,这使穿村而过的古道,显得非常狭窄。


村内有几个百年老宅改造的客栈,比如“继志堂”,“从是堂”等,都是虹关过去著名的制墨堂号。


徽饶古道与万安巷相交处有“务本堂”,如今是一处展示徽墨文化的空间,在那里,可以了解到一些古代手工制墨的步骤与工艺。


虹关村中的古驿道(右),以及展示徽墨文化的“务本堂”


古樟树旁有一家“大有饭店”,似乎是村里唯一能够吃饭的地方。店里只有一些简单的小吃,我点了碗小馄饨和几个菜饼,和正在看电视的店主聊起来。


我问村里那家叫“詹大有客栈”的老宅,和这里是否一家?他回答说没错。他介绍说自己是詹大有的第七代后人,这家饭店和村里的老宅,都属祖上留下的产业。“詹大有”是虹关制墨业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当初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虹关逐渐发展为当时的制墨名村。


这位詹氏后人告诉我,虹关现在还会做墨的人已经很少。近几年,因为古樟树的出名,有一些来此旅游和写生的人,他用祖上留下的老屋,开起了饭店和客栈。不过他说自己平常还是会做些墨块,主要是出于兴趣。婺源的墨厂倒闭后,他曾跑去求墨厂的老师傅们教他做墨,因此颇有心得。如今,他正在尝试恢复古法制墨的手艺。我不懂制墨,无奈无法细聊,倒是店中馄饨很是美味,忍不住又叫了一碗。


察关祭酒桥


在“大有饭店”吃完午饭,沿村里古道继续向南,过“永济茶亭”,紧接着又是一个村落,名叫察关。察关村与虹关,都是沿着河川而建的相邻的两个村子,同样也是詹氏聚居村。


察关建村早于虹关,但保存却远不如虹关完好。村里的老房子大多无人居住,已经坍塌很多,夹杂一些新建屋舍,整体感觉稍显杂乱。


不过察关村的祭酒桥倒是婺源有名一景,这座桥在婺源宣传画册中,经常作为封面推出。又因冯小刚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在这里取景,来此的访客似乎比在虹关见还多一些。

察关村的“祭酒桥”与“詹氏宗祠”


祭酒桥据说已有800多年历史,桥身用并不规整的石块砌成,石缝里爬满了藤蔓青苔。这座石筑单孔拱桥最有特点之处是:桥洞为极其规整的半圆,与河里的倒影刚好可以形成一个整圆。

桥下有一处浅浅地河滩,是拍摄祭酒桥的最佳角度。河滩边拴着一头水牛,这不免引人遐想,如有农夫此时牵着牛从桥上走过,那应该能拍出不错的照片。结果桥边凉亭果然看到广告,上书:“如需要拍摄牵牛过桥照片,请联系183xxxxxxx,找詹先生”。


浙源凤山村:査氏故里


察关往下的古道,已掩没在乡间公路之下。不过走到村庄十堡,也就三四里路。十堡村东侧,又出现一座茶亭,茶亭旁是个土地庙,自此,沿河的石板道再次恢复。

十堡村原本也该是个美丽的小村庄,可惜村中两栋新屋过于高大


十堡之后,翻过矮岭,再从公路拐到査村,前方是浙源乡,也就是凤山村所在地。凤山村大部分为查姓,是婺源查姓的发祥地,也是金庸先生的祖居地。


刚到凤山,便可见宏伟而气派的査氏宗祠。祠堂为清朝康熙年间建造,有近400年的历史。从外表看,整座宗祠占地面积非常大,据说里面雕刻精美,可惜门上锁了,未能参观。


金庸祖籍是浙源凤山村,这是有考证的。金庸(査良镛)为良字辈,从家谱上来说,为查氏39世。他的祖上18世的查瑜便是从婺源凤山村迁到浙江海宁的。由此,婺源查氏与海宁查氏一脉相连。

浙源乡“龙天塔”是婺源唯一的风水塔


迁居海宁的査氏一系,后来发展为当地的名门望族,科甲鼎盛、人才辈出,比如清代的诗人查慎行,比如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而留在浙源乡的查氏后裔,大多外出经商,成为徽商中的主力。凤山村历来富裕,所以村里的宗祠,建的比别的村子规模要大。


过去,徽饶古道就是村中的主街。这条街从査氏总祠至村南的下祠堂,长约一公里左右。现今,这条昔日繁华的长街已经冷落,店铺多改为住宅,不过老街上有一家“査记酒坊”,自清朝雍正年间便开始酿酒,至今已传十一代,是当地的老字号。


傍水而居的凤山村,河边还耸立一座白色砖塔,引人注目。塔,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六面七层,高近三十米,是婺源仅存的一座风水塔。相传,过去凤山村多火灾,村人建塔镇火神。根据龙的水性,取名“龙天宝塔”,建成后,村内几百年再没有大的火灾发生。


古道的部分路段已被公路覆盖


离开浙源乡,之前断断续续的古道彻底消失不见,基本上完全被一条叫“侨乡樱花路”的公路所替代。之后在很长的范围内,这条路都覆盖着徽饶古道。剩下的时间,基本是在公路上行走,沿途又经过沱口、花园等几个村落,最后抵达清华镇时,已完全天黑。


清华老街与彩虹桥


清华镇位于婺源北部的交通干线上,过去曾是婺源的老县城所在(后来搬去了紫阳镇),是徽饶古道上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因自古商贸繁华,清华镇形成了一条长约五华里的老街,这条街,也是当年徽饶古道的一部分。


过去老街分上下街,上街多为茶叶店、百货店或客栈酒肆,下街则有很多家瓷器店。岳飞多次辗转婺源,经过清华镇时曾留下诗句:“上下街连五里遥,青帘酒肆接花桥”,说的便是这条五里长街。


亲临清华老街,不免失望。商业气息已近乎于无,沿街店铺全都改为住宅,商业和服务业已转移到通汽车的新街上去了。令人诧异的是,这条建于唐代,近两公里长的天然石板路,已被替换成规则的人工石板,走在这样的“老街”上,索然无味。


婺源过去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所以其文化与皖南的格调没什么两样。老街上的部分民宅还保留着旧时的商铺格局,厅内一般都挂有中堂画和对联,案台上摆放着鈡、镜、瓶三件物品,寓意“终生平静”,这与徽州其他地区的风格完全一致。


清华老街的西侧有一处建于南宋的彩虹桥,廊桥全长140米,设计科学、保存完整,如今它是古徽州一带最古老、最长的廊桥。


远远望去,整个彩虹桥横跨水面最宽处,如长虹卧波,十分壮观。四个条石堆砌的桥墩支撑着桥面,每个桥墩上建有木亭,亭与亭之间以廊相连。这种形式的廊亭桥,不是很常见。水中四座桥墩的样式,设计成半船形,可缓解水流的冲击力。远看,又如同一排准备扬帆远航的船队。

彩虹桥的船形山墩很有特色


建造彩虹桥的是清华镇胡氏两兄弟。据说一个出家化缘,筹备建桥资金,另一个则背井离乡,外出学习建桥技术。两人齐心协力,从筹备到竣工,一共花了近十年,可叹,可敬。


彩虹桥上的神龛,中间是治水的大禹,两侧是造桥的胡氏兄弟


严田进士村与水口文化


从清华镇来到古驿道的下一站严田村,这一段路程完全被公路替代,完全不见古道踪影,所以我选择坐车。


严田的村民主要姓李,村名取自于李氏家训“以田为本,以严治家”。这里自古以来读书氛围浓厚。从宋至清,严田村共出过27位进士,是赫赫有名的进士村。


上严田村有一片美丽的荷塘


和虹关一样,严田保存不少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不过大多已经门庭冷清。在老街上的小卖部买矿泉水,跟店主闲聊,他说,以前的严田村很热闹,是徽饶古道上的必经之路,无论白天晚上,人来人往。可随着村村通的水泥公路建成,这条石板路也就没什么人走了。


严田村规模不小,当年有一部分李姓族人沿着溪流迁往下游居住,因此分为上、下严田村,两个村子之间还夹着一个叫“巡检司”的小村庄。


下严田,如今已经是一个叫“严田风景区”的收费性景点,“天下第一樟”是下严田村的看点。我从田埂间的石板路直接走过来,而不是沿公路进来,所以后来才发现没买票。


婺源多古樟。严田村这颗樟树,和虹关村那棵大小差不多,不过据说胸径比虹关古樟要粗一些,年龄也更大(距今已有1500多年)。除了古樟外,下严田也是婺源本地保存较好的水口之一。古樟树就在河边,河上有石拱桥,周围还有葱郁茂盛的水口林,共同组成了这里的水口景观。


所谓水口,是指村中水源流入和流出之地。水口是风水文化的一种说法。徽州人自古崇尚风水,风水理论认为水主财,为了保藏村落的人气、财气,每个村都极重视对水口的营造。


下严田村水口


徽州古村的村头,一般是由老树、河流,古桥,茶亭等组成的"水口"景观。这些都是风水营造的一部分。水为财,扼住关口,就意味着锁住财气。因此拱桥的修建与锁十分相像,而河边的古树林则象征着家族人丁的兴旺。一个布局完整的水口景观,往往可以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村落园林。


甲等大道与甲路纸伞


离严田村不远的甲路村,本名“甲道”。过去以这一地区,以古道修筑良好,等级最高著称于世。道路是“甲等大道”,村落也由此得名。


和清华镇类似,甲路村所有的旅馆、饭店等商业设施集中在新街,老街早已隐退且萧条。不过,石板路还保存较好,因为没有商业,倒显得幽静古朴。


除了古道,甲路过去和现在最出名的,还有油纸伞。当地的民谣如此唱道:“景德镇的瓷器,甲路的伞,杭州的丝绸不用拣。”当地制伞的人告诉我,宋朝时,甲路村有个张氏女婿,在京城做官,他从京城带来一把油纸伞,让甲路人觉得很新鲜。于是,他们仔细研究了那把伞的制作工艺,并在其基础上不断改良,最终制作出比当时京城纸伞更胜一筹的甲路纸伞。从此,甲路人世代相传油纸伞制作工艺,一直延续至今。


就在甲路村的主街上,我路过“甲路油纸伞厂”。这里可以参观油纸伞的制作过程。伞厂是由一处旧学校改造而成,如今为吸引游客,也叫“伞艺园”,每一间教室都是一个制伞车间,同时也是一项制伞步骤的展示空间。


一把小小的油纸伞古朴、轻巧,看似简单。但只要在伞厂的每个车间都观摩一番,就会知道油纸伞工艺流程很是复杂,并且全为手工。在制作过程中,要经过如削伞骨、装伞键、裱伞布、收卷伞页、绘伞花,刷桐油、穿伞线、结伞顶等近三十道工序,也因此,油纸伞的价格比起现代机械制伞,要贵出不少。


伞厂的老师傅告诉我,现在用油纸伞的人很少了。这些伞主要是作为旅游纪念品,销往杭州、苏州等地,或者做为道具使用。


甲路油纸伞厂


穿越梅岭古道


从甲路沿乡间公路往西,久未出现的茶亭,又开始一座一座地出现在公路旁的田埂里。


茶亭的位置可以让人推测出:古道基本就是挨着公路的,只是公路修好后,青石板被挖走,古道也就消失在了田埂里,茶亭因为失去作用,也随之荒废。


经过梅春村,见尚有完好的石板道穿村而过,显然,这就是原来的徽饶古道。从梅春再走三公里左右,就来到梅源村,前方有一新建的木质门楼,上书“梅岭”,意为进入了“梅岭古道”的范围。


沿着乡间公路进入梅岭古道


徽州古道的部分路段,常以某个标志性山岭来命名。而往往这种呈现地域性的命名方式,更说明古道保存比较完整——比如“浙岭古道”,比如“梅岭古道”。


梅岭古道属于整个徽饶古道的一部分,具体指的是从梅源村行走梅岭,翻越梅山的这样一条道路。自从梅源到赋春镇的公路修成之后,这条古道渐渐被人遗忘,如今已是罕有人至。


梅源是婺源小有名气的知青文化村。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批知青曾经在这里开荒种地,现在村里正在打造知青特色的旅游文化。村里各处墙上,写了很多特殊年代的标语,村中还有知青生活陈列馆。

梅源村


离开梅源村,穿过村口的茶亭“福仕亭”。沿着石板道逐渐进入山野,也意味着正式踏入了梅岭古道。路边的丛林里,看到几棵野生杨梅树,山里的杨梅个头小,多数还青着。


梅春、梅源、梅岭,一路走来都有个“梅”字,难道是和杨梅有关?经查阅,果然,据《婺源县志》载:“县西百里旧名梅山,山产杨梅。去梅山十里许,为徽饶通衢。”


在梅源村时,天气尚好,一进入梅岭,开始小雨,于是非常后悔刚才没在甲路买上一把油纸伞。好在这一段古驿道周围,都有树荫可以遮雨。之前经过“及第亭”后,已走了一段山路,我知道前方几百米处必有茶亭,于是快步冒雨往山上爬。梅岭没有浙岭那么高,很快就来到了岭顶的“悦来亭”处避雨。


梅岭古道上的各式茶亭


突如其来的一场雨,使我深切地领会到茶亭的重要性。过去,徽州人从这条山道上,要把茶叶、竹木等山货运出,再把粮食和日用百货运进来。山里天气阴晴多变,如果不设置避雨之处,会给来往的路人和商队造成很大损失。


在茶亭里的长凳上坐下,将衣服拧干,好好打量起这座茶亭。“悦来亭”建在梅岭最高处,近年来有所翻新。亭内两壁上画着梅兰竹菊“四君子”,而顶部的梁柱上则写了一些充满年代感的标语。茶亭里避雨时,忍不住想象这里曾经熙攘热闹的景象:青石板铺就的驿道,往来繁忙,行走着名流商贾、贩夫走卒、赶考的书生。下雨天是茶亭里最热闹的时候,南来北往的旅人聚集一亭,喝着热腾腾的茶水,交流着驿道上的信息。


半小时后,雨渐变小,沿着悦来亭后面的古道开始下山。这一段的青石板路建造得非常规整、大气。每一块都足有两米多长,七八公分高,比在浙岭走过的那段石板路还要宽阔很多,完全可以称得上“甲等大道”。


梅岭古道上两米多宽的“石板岭”,保存得非常好


后来得知,从悦来亭到积庆亭这一段平整宽敞的青石板路段,叫“石板岭”,是由当地的徽商布施修建的,一共八百八十八级。


因为山多地少,生存资源匮乏,从前徽州人从十几岁就要背井离乡,出去学徒做生意,在交通不发达的山区,古道是走出大山连接世界的唯一方式。那些赚到钱的徽商,为回报家乡,往往会从外面买石头,请人加工凿成石板,再运上山铺成路,方便后人。


这些每片厚度一样的青石板,在机械化并不发达的年代,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如今很难想象。


走完这段“石板岭”,之后的路逐渐出山。穿过石亭,又见石板铺成的古驿道在碧绿的禾苗中间延伸,它和远处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居一起,组成了一幅山水田园图。梅岭脚下的冲田村,为赋春镇所在地。这里是婺源的西大门,距离景德镇浮梁县的界首村,已然只有十几公里路程。


梅岭脚下的稻田里插满秧苗,远处是冲田村


路线

Day 1:浙岭古道——虹关村——察关——十堡——浙源乡——沱口——清华镇

Day 2:清华镇——严田村——甲路村——梅源村——梅岭古道——冲田村——赋春镇

文章点评
网站服务-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加入我们- 互联网机遇-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关注我们